反滲透膜分離技術有哪些優勢?
更新時間:2022-11-07 點擊次數:1161次
反滲透膜分離技術(簡稱RO技術)是滲透的相反過程,其原理是水與溶液以滲透膜相隔,水側向溶液滲透,兩相之間有滲透壓。若在溶液相上加壓大於滲透壓,則溶液相中的水就會向水相反方向滲透過去。利用反滲透而取得脫鹽水,即原水在足夠的壓力下,通過滲透膜而變成純淨的水,沒有通過膜的水溶解物、懸浮物濃度逐漸增大。
RO技術是可達到90%~99%雜質去除率中較經濟的方法。RO膜的濾孔結構較UF膜還要致密,RO膜可去除所有的顆粒、細菌以及分子量大於300的有機物(包括熱源)。
當第二種不同濃度的溶液,由一個半透膜隔開時,滲透現象會自然發生。滲透壓將水壓過半透膜,水將濃度較高的溶液稀釋,最後造成濃度平衡。在水純化係統中,施加壓力於高濃度的溶液中,以抗衡滲透壓。如此迫使得純水由高濃度的液體通過RO膜,並可加以收集。由於RO膜致密度高,因此,產出的水流很慢,需要經過相當的時間,貯水箱內才會有足夠的水量。
RO膜可執行離子排除,使得隻有水可通過RO膜,其餘所有的離子及溶解的分子都被截留,並加以排除(包括鹽類和糖)。RO膜以電荷反應將離子排除,帶電荷愈大,排除性愈高,所以RO膜幾乎可排除所有的(>99%)強離子性的高價離子,但是,對於弱離子性的單價離子(如鈉離子)的效果隻有95%。不同的進水需要不同種類的RO膜,RO膜包括由乙酸纖維酯製成,或是以聚硫胺與聚碸基質的混合薄層聚合物。
如果以原水水質及產水水質為基準,經過適當設計後,RO是將自來水純化的經濟有效方法。RO同時也是試劑級純水係統較好的前處理方法。